P1010048a

原本該是三月開花的文旦柚樹,在冬夜月沈的院子裡意外花開,錯聞春天的氣息,喜染一室芬芳。隨手折了一朵柚花,沖了滾水,晶瑩剔透的水裡盈滿喜悅,正準備將空氣中的馥郁全嚥入口中,好奇的老公踏香而來,

DSCN2057sa  

「哇噻!沒想到1公分的柚花,竟有如此驚死人香的魔力。」

泡了又泡,放隔夜了還香到嚇人。隔天忍不住買了松板豬肉,製作柚香燻肉。

這令我想到宜蘭縣中山村所燻製的柚花香茶。柚花採下,必須趁新鮮燻製成柚花香茶,才能保住柚花的清新香氣,聽說柚花放隔夜,香氣便打折扣,所以搶收的柚花,跟時間賽跑,需立刻回家燻茶,為經濟逐一場彩色熱鬧的夢,醒來時將虛幻變為實有,坊間柚子茶一斤賣價千元,宜蘭縣為柚花香茶還搏了新聞版面,向來以柚子走跳台灣的麻豆鎮,柚農喜上眉梢為「夢見柚仔花香」編織美麗的憧憬。DSC02555a DSCN2053sa

媠噹噹的柚仔花詞曲/程耀煌編曲/陳武雄

媠噹噹的柚仔花,芳入阮的心肝底,三月開佮滿四界,春天歡喜來相揣。

媠噹噹的柚仔花,芳入阮的心肝底,朋友來到柚花城,真心歡喜來交陪。

柚仔花、柚仔花,媠噹噹的柚仔花,一工閣一工,一冬閣一冬。

柚仔花、柚仔花,芳入阮的心肝底。

柚仔花、柚仔花,芳入阮的心肝底。

予咱做著好眠夢,好眠夢!

 

一首由麻豆人自己作詞作曲的歌謠,連結柚仔花香與麻豆人的感情,每年春季花開,熱鬧滾滾,為了生活,農會、市民文化界、藝術界全撩下去。

花茶既擁有茶葉的清醇喉爽,又同時備鮮花的鮮、香、純,自古以來的茶人對「花茶」的眷戀,滿載層出不窮的讚美,像茶離不開花香、花幫助茶味,甚是說一夕花茶解相思……

中國人在茶葉內加入香花或香料的做法,由來已久。九百年前宋代製作龍鳳團茶,就是在團茶裡加入龍腦(香料),宋‧蔡襄在《茶錄》也提到加香料的茶事,「茶有真香,而入貢者微以龍腦和膏,欲助其香。」南宋多位文人雅士也提到如何用茉莉花氳茶、焙茶的事情,甚至還提到飲花茶可以輕爽筋骨、消瘦、去脂、安神,與現代流行花茶種種功能相呼應。

從明代開始,窨花(熏花,使茶葉完整吸收鮮花中的香氣。)製茶技術已經非常完善(1440年),同時可以用來製作花茶的香花非常多,除了茉莉外,還有桂花、玫瑰、薔薇、蘭蕙、桔花、梔子、木樨、梅花、白蘭、玳瑁、珠蘭等香花,都是常用的花茶素材。

到了清代,更擴大花茶生產,咸豐年間(西元1851-1961年),福建省的福州更蓋了花茶的窨製中心,年產花茶十萬擔以上,遠銷華北市場。

看著過去文獻提供了製作各式花茶的技巧與注意事項,頗有電視食譜教學的效果。記得學生時代,當年上流社會流行飲用花茶,且多數花茶從國外進口,學妹和我為了一品「香花茶」,竟在宿舍裡依著古書的說明,製作「桂花茶」、「蓮花茶」、「香桔茶」。照古人提示的熏花方式:三份茶葉一份花,最為適宜。將瓷罐按一層茶葉,一層花,裝到滿為止,讓茶葉完整吸收花香,然後用紙包好,放在小火上焙乾,便大功告成。

其實方法有幾分像台灣人醃製「醉梅」的步驟。醃梅講究梅子的熟度,製花茶同樣要注意花開細節。如製作木樨,盛開時需馬上採摘,然後去掉花蒂和沾在花上的灰塵、蟲子,同時得每日現採,日日替換,反覆多次。由於花材不同,比例上及方法也略有調整,若換成果皮,則需依靠日曬搭配,方能修成正果。

最近在市面上已經可以見到採用高級的綠茶或紅茶所製作的花茶,另外有再加上荔枝等的水果增添香氣的花茶。

如今手上還留著當年未喝完的香桔茶,寒夜嗅聞,多少往事在腦海中翻頁。年少時,我們手捧古書土法煉鋼的千年香秘密,如今竟成了我守著你的回憶。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gracepeac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