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SCN1046a

老朱有個特殊習慣:購買東西時總挑選性價比低(C/P = Cost / Prise)的產品,理由是:頂好的東西絕對存在量少質優價高的定律。當然啦,每年南投鹿谷鄉農會五月凍頂烏龍茶比賽頭等獎或新竹七月東方美人特等獎的搶購市場,他都不會缺席,是位專門喝比賽茶品味人生的消費者。

剛好辛卯年父親節,他心血來潮電邀約大夥聚餐,年過半百的他,特別珍惜好朋友的相聚,偶而會聽他唱著杜甫「訪舊半為鬼,驚呼熱中腸」〈贈衛八處士〉的遺憾。記得年輕時的他啥都不怕,十足的拼命三郎,如今踩過歲月過後,怎越見他老感嘆盛年不在!老朋友們來聚,分享著得獎茶的甘甜醇厚,共話中老年生活的點滴欷噓。

談到比賽茶,的確是茶山盛事,原先目的是為了鼓勵茶農,加強茶園管理及製茶師傅互相切磋技術,以提昇製茶及焙茶專技,共同把關茶葉品質。透過比賽茶創造了:茶品的分級制度;茶農、茶商的名利雙收;活絡茶葉市場;穩定提升價格;使消費可以安心的購買到專家認證過的茶葉品質。拜賜於當年有感茶葉產銷及茶區逐漸沒落的吳振鐸場長、張瑞成技正等茶葉先驅的一路耕耘,目前台灣鹿谷鄉的比賽茶幾已達到世界級的水準及規模。尤其凍頂及東方美人的精密製作,在技術上更是獨步全台,每年比賽時刻總是高手雲集,若能因此獲得特等獎或頭等獎,絕對是黃袍加身。為了讓自家參賽茶葉在上千個報名的茶樣裏脫穎而出,參賽者處心積慮,處處計較!當市場不斷膨脹名利的誘惑下,獲獎茶能使原本2800元茶菁以50,000元出場,高利潤叫人眼紅,有些茶山比賽茶朝著市場或評審需求製茶,最初切磋技術的美意已成過眼雲煙。

上個月東方美人茶中見真章,外人見著幾家歡樂幾家愁,然在賽前作足準備的當然沒有困擾。受朋友之託,每年總到北埔或峨眉的茶廠走走,順便嚐一嚐貼了封條被領回的「寵兒」。

「笑顏(少年),來喝茶!」石桌上已沖泡好了今年的頭等、二等、三等茶,一次品享滿心歡喜。

「今年頭1茶湯不甚搶眼!」但多次沖泡下來,滋味湯色香氣不墜,葉底精緻分明,茶乾五彩斑斕,見之心喜,直到傍晚離開時,茶渣仍香氣四溢,滿佈著蜒造成的醉人蜂蜜香與熟果味。

回頭見另一茶案上七款東方美人茶茶樣,定時、定量、定溫,取3g茶葉放入150cc的評鑑杯中,沖入100℃沸水, 6分鐘之後倒出來,再待6分鐘後(茶溫降至40℃)聞葉底香味,觀水色,嚐茶湯滋味,我緊跟著茶師學習鑑茶,見他們三位在一旁與林哥竊竊私語,若有所思。其中除了姜師傅外,其他人均不認識。

我偏愛編號2,青心大冇幼嫩茶芽所製成的東方美人茶湯,入口甘甜滑順飽滿,一點都不遜於剛才所飲的二等獎,甚至更濃更綿密有過之。白綠黃褐紅相間,猶如花朵張帆,透亮琥珀水色,滲出綿綿不斷的蜜糖熟果香。

「林哥,這茶來不及沒參賽ㄚ,不然拿個二等沒問題勒!」我獨鍾情2號,是今年端午後採的茶,仲夏熱情帶來洋溢香氣,如在黎明之際見到曙光般喜悅。

「一斤4000元,老友價!」見林哥訕訕地笑著,轉身進了茶蒼。

「拿5斤賣我吧!買不起得獎茶囉!就帶點沒比到賽的回家。」不一會兒見他空手出來,抿抿嘴說:「沒法賣囉!僅剩24斤茶葉。」

「還有24斤茶幹嘛不賣,錢入袋為安。」正怪著,明明有茶卻不賣!

「要留著冬茶比賽!得了二獎,一斤茶可以賣24000元,6倍身價,馬上有人下訂!」我狐疑了!夏茶拿到冬季比賽,那該叫……。

「比賽茶ㄚ!」

「那今年七月的比賽茶,難道是去年採的冬茶嗎?」

「有的是冬茶,一些是春茶,總之沒有夏茶。」見林哥嘻鬆平常地答話,我以為是開玩笑,誆我!長期以來他總是嘴角微開,臉部沒啥表情的笑著說話,令人分不清所言真假!?

「東方美人茶藉由夏季大量浮塵子叮咬而萎縮,成就獨特香氣,如今比賽茶實際狀況與先前認知相差甚遠!」

「哪來得及採勒!一場活動要花一季準備,一年中有好茶便留在倉庫等著下季掛牌比賽,一次繳交22斤報名一點,過程中需不斷焙火試茶,沒多餘的量可以賣你了!看一下其它的吧!算你便宜一些!」我好奇地將台上的茶湯再巡一回。林哥翻了其它上個月才採製的東方美人,企圖說服我。

「那!這是純有機長在樟木下的東方美人茶,著蜒狀況好,很多出家師父都買這。」林哥攤了茶乾在杓上要我瞧瞧!其實是款很不錯的茶葉,真正有機的茶乾葉面確實偏黃,茶葉萎縮狀況也比常態嚴重,但是「曾經滄海難為水」,愛上的是2號的滋味,縱使不是全然有機。

「還是2號優勒!東方美人不都是有機嗎?」因為叮吮它的小綠葉蟬(浮塵子)相當敏感,關鍵時刻必須盡量採自然農耕。

「沒法度囉!等冬茶比完再賣你囉!」雙手兩側一攤,看來只能帶走朋友指定的頭12等東方美人茶了。

「你這茶放到冬季比賽會變質嗎?」其實我對於春、冬季比賽茶,一直以為是當令當地的製茶比賽,後來發現,自己更多的想像力是一相情願。

「照著比賽方式焙火沒問題的。下個月翠峰茶菁下來時,也準備用來參加東方美人冬季比賽。另外福壽山的冬季茶菁,也準備參加明年的鹿谷凍頂烏龍茶賽,多準備一些點數增加獲獎機率!……」林哥叨叨說著,一邊清潔著客人喝完的杯子,每年賽後領回貼封條茶葉,總是有著絡繹不絕的消費者來訪,這些年東方美人茶身價暴漲,除了先前推行的「健康飲」外,尚有大量大陸客慕名而來,緣此,茶價一年年飆高,夏茶數量已經不符所需,必須增加冬茶賽程!

「咦!連梨山茶葉都出場,那南投的茶菁呢?」一直以為鹿谷凍頂烏龍茶比賽來自南投鳳凰或民間的茶菁,沒想到「凍頂烏龍」只是「製作方式」的稱呼,一如雲南普洱不產普洱茶,台灣「鳳梨酥」的餡,很多包的不是鳳梨一般,令外行的「少年」震驚不已。

茶山中人似乎都知情那個角落的茶園管理最優,有得獎實力,甚至,乾脆請專人在固定的「專區」內努力灑水耘草照護,為下一季的特等獎細密培植灌溉。而通常也都能如願,只是養這幫茶園的人力所費不貲,難怪特等及頭等的價格不斐。在人事紛雜競爭激烈的賽場,比賽茶的名與利均在一瞬間決定了市場價值,一得獎如黃袍加身。

親眼所見茶山風情迷人,一片綠色黃金芽需製茶人才的琢磨,方的成全「貢茗」。如今那一壺壺的黃金液不曾細思入鴻門之後的「杯吟」。日本茶聖岡倉天心在《茶之書》中提到品茗況味「熱氣蒸騰,馨茗一壺,進入一個慾望漸漸消蝕的世界。」

如何讓茶歸茶、人歸人,也許,這是茶山中另一本存放世間武功秘笈。

 DSCN0995a  

DSCN1018aDSCN1021aDSCN1033aDSCN1111a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gracepeac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