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1160206

2010隆冬,刻意去一趟皖南,在雪天裡找徽墨尋歙硯,挑扇畫,順便一試皖南茶香……,回台後,端著龍尾硯,品一壺清香,茶煙裡飄畫出古鎮的初雪。

那年落腳宏村,一座有著大量明清時期歷史建築的皖南古村落,村中構建了完善的水系,隆冬淡季寂寥,愜意無啥人煙,沒有其它古鎮絡繹不絕的遊客與熱鬧的店家。我們駐足三天,流連於紙墨煙水的粉牆黛瓦間、倚在天井的碧紗窗下,隨著村內窄仄曲折的流水道,順流閒逛,街衢彎拐接連,兜轉間仰望聳高的粉牆,頗發思古幽情。

那夜我與老公本想偷得寧靜逍遙夜遊,竟迷失在闃暗幽深的高高空間裡。倖得當地居民提著燈籠帶我們回到旅店。

南湖邊楊柳枝低垂,樹木稀疏分佈,透過清晨或落日餘暉,彩霞映入南湖,摻和著漸層堆雪,唯見月沼池中映著斜陽下的民居與古色古香的門樓,天光雲影徘徊。沒有縱橫如綠的棋盤,簡單南湖往北銜接月沼蜿蜒,如幻的畫面,傍晚飄雪,雪瓣在黃昏微弱光影顫動下,輕緩舞動飄落,彷似台灣五月油桐花落,給了視覺意覺上的圓滿,本想仰掌承接新落柔白姣好的雪花,奈何雪入溫暖掌心中卻無聲融化。站在吊橋岸的棧道,這自成一處的山居歲月,如此平凡素樸,單純的讓人光站著發呆就安心如初生之犢,這種相思如此熟悉……。

今夜8度低溫,茶室獨飲。

撫摸著金星歙硯,沁潤綿密的觸感,彷如剛入喉的祝山茶湯,帶著山的蔥鬱、谷的幽密、礦石的深沈,滋味瞬間暢活,一如火車剛離開山洞般明亮驚喜。忍不住以臉頰俯貼著硯台,肌膚感受歙硯千年傳承所帶來的綣綺。目光前,剛下的茶葉,舞在滾燙茶湯裡,她似舞台上的麻豆,輕輕擺動裙角衣袖。為了能讓自己完全浸潤在璀璨燈光下,傾斜著身軀,跟著音樂節奏踩踏著腳步,偶而停頓下來,挪動衣襟旋轉,只為讓觀眾能清楚看全這一季的鮮豔。終於,展葉了,那伸舒的的片刻似乎昭告世人,久居深山無人問的祝山處女地出身。

泡茶過程,除了深呼吸茶湯香氣滋味外,我最愛的,便是看著杯子裡的「茶湯唱歌、茶葉漫舞」。有些揉捻紮實的茶乾,碰觸滾水後一如「天鵝湖」裡的午夜黑天鵝,輕喚沈吟、延伸脖子,抖振著翅膀,蓄積能量振翅沖天。茶葉慢慢順著水流浸漬的深度,旋轉擺動葉脈,旋墜而下,回首,若圓球狀的茶乾漸啟翠唇,緊緻向四周次序地張開、拉長、再拉伸,似乎想復原樹梢上的翩然青翠,忘記自己已經離枝委地,思根的淚早已經混淆在熱湯裡,也許該如山林間茶花,自開自落,無悲無喜無愁,還是夢本浮生事,浮生事亦夢,應做如是觀。

約莫吸飽來自上方熱情滾水流滋潤後,混著從外圍夾持而來的擁抱,瞬間熱力四射,勁道傳向四周,原本一心兩葉的緊縮茶芽此刻解放,釋放從山林間所累積的芬多精茶多酚,交融沐浴在熱情的舞池裡,曲終人散後,慢慢依著柔床沉澱杯底,一如熟睡的嬰孩。

一回沖泡獅峰龍井雨前茶時,一小撮(約3公克),放入玻璃杯中,慢慢沿杯緣沖入100度的滾水,被碰觸的扁形炒青龍井綠茶,如九霄雲龍凌空盤旋,乘著水流瀑布湧入天際,然後沿著窩流迴轉飛揚,初全盤集在水上方,蓄勢待發,慢慢靜集天際,吸飽如太陽般熱情的水源,接著逐一典校降落,從天而臨的雨前龍井,如那尖削挺秀君子劍現世,溫文柔華微黃姿態呼嘯在竹林當中,輕點杯底,一杯雨前龍井茶就此功德圓滿。

趣味的是:色澤淡黃明亮,微透點綠的茶湯,帶著來自草原奔馳的香氣,綿細卻悠長,確實能達「一人品飲滿室茶香」之功。如LED光點,雖小卻染遍一室通明。龍井茶,素有色黃、香郁、味醇、形美四絕之稱,尤其沖泡雨前龍井時,點落杯底的茶芽似劍,挺直站立如君臨天下,具體像一搓搓插在田裡的秧苗的翠蘋英姿。這種獨特辨識方式,為身價斐然的獅峰雨前龍井,創造了迷人的話題及價值。

能每日在自己的茶室裡與這群不言卻能解語的伙伴共處,傾聽源自不同地域的故事。正如張潮《幽夢影》說:「天下有一人知己,可以不恨。不獨人也,物亦有之。」確實,遙想菊花以淵明為知己,梅花以和靖為知己,蓮花以濂溪為知己,荔枝以太真為知己,茶以盧仝、陸羽為知己,小顏妹的茶以徽墨歙硯為知己。

這美夢,一與之訂,物我倆忘,千秋不移。原來是我多情了這不確定的美。

 

P1160230bP1160237bP1170294  P1210585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gracepeac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