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SC00141a

認識老T的經過,仿佛經歷一場茶世界的獨特風味之旅。

仲夏夜宿廬山「茶米茶」民宿(閩南語稱茶葉為「茶米」,指的是剛從茶樹上採下來的新鮮葉芽。)山上因為停電屋內一片暗黑,戶外倒因少了光害,滿天星斗特顯燦爛,沒有燈的夜晚浪漫非常,這裡的民宿簡單,沒有電視、廣播、雜誌,只剩一片山嵐與綠色有機茶園可供閱讀。

原本這一次茶山旅行,是預約了廬山的溫泉飯店,當天傍晚恰巧遇老T下山,一時興起,便坐上老T久已無照的超齡老車,搖晃上山,跟著過幾日「山上人家」的茶山日子。

夏夜的高山戶外,清涼舒爽,隔著迷濛月光,看著瘦黑身軀的老T赤膊光著腳蹲在屋前空地上,咬著煙吞雲吐霧。

「老T你每天茶園忙活後都住在這?」

「嗯!幾乎。」

「不常下廬山嗎?」

「嗯!少。」

「晚餐吃了?!我們帶了點零食上山來,吃一點某?」礙於山路蜿蜒,下午便與老公早早用餐,順便從山下帶些「糧食」上山,準備「遁隱山林」。

「嗯,晚上不吃。」

「只吃早、午餐?不餓嗎?」對於需要在茶園耕作、製作有機肥的太陽下大汗淋漓的勞動者,只吃兩餐?著實令人驚訝!雖已見過幾次面,但老T向來沈默寡言,除了慣有的「嗯」以外,少有情緒及生活經驗分享,在山下店裡見著他時,總短暫寒暄後又見他離開。直到一起住在山上工寮的夜晚,好奇寶寶老公不經意問到工寮裡的幾個黑膽石盤,赫然發現,話再少的人都有他滔滔不絕的時候。熄了手上的煙,他帶我們進入了四下簡單原始的工寮,兩大張自製的木桌,數十塊已經切割成片的石塊橫臥豎躺在地:埔里石心石、黑膽石、台東南田石,大如:小型砂輪機、震動電鑽、電動雕刻機,小至:各種刻模棒、鑚尾、搓刀等刀具,作為一處石雕、木雕室,五臟俱全。

老公:「石頭撿來的?」

T:「嗯,撿不到,大多都是向石材工廠買來的,好的石材是可遇不可求的,石材的材質好壞會影響一個茶盤的品質,ㄧ分錢一分貨。」老T輕撫著以玄武岩為素材的中型石盤,因經過長年茶湯擦拭,鐵棕色茶盤已敷上厚樸光澤,彷若烤的剔透油亮帶點斑駁的法式可麗露,叫人好想貼上臉頰愛不釋手。老T如望襁褓中嬰孩般滿足仔細擦拭著近20公斤重的茶盤,緊接著又從鐵架上搬下一件件的石刻與木雕作品,我們的茶山之夜,彷若酒逢知己千鍾少,在迷迷燈光下侃侃而談。

隔天大清早,老T煮菜飯,簡單柴燒悶飯,見他鍋子裡俐落放入洗好的米後又用手掌用力搓磨米,在糙米表面做出傷痕。聽他說,這樣糙米就比較容易吸入菜香,接著放入高麗菜、蘋果、木耳、南瓜、地瓜、蕃茄,還有一小撮有機茶葉,一鍋飯大雜燴一家親,燜熟後米香沁著蔬菜芬芳,隱微裡還絲絲嗅聞到茶米清爽道。一碗碗帶黃米糠的糙米飯盛裝在他挖製雕刻的木椀裡,上演一齣山林特色風味早餐,早已飢腸轆轆的我們毫不客氣的一碗接一碗扒光,填撐了肚子才罷甘休,這鍋菜飯遠比大飯店早餐愉快許多!老T將生活創意融入飯香裡,讓我們對他的好手藝,多按了個讚。

午後家人送來些許米糧食物外,停留時間不長,見他們父子對話極少,少年阿龍跟我們閒聊幾句後便騎車下山,偌大的茶園又剩下我們三人。數天後知道,老T偶而下午餓了,便隨手採田邊的野蕃茄止飢(超好吃)。可能長年輕食,他的身形確實較一般中年男人清癯消瘦不少。這些天或看著老T茶園裡除草捉蟲、翻土、澆水、拉管、整枝,或搬著一袋袋米糠、黃豆粉、豆餅、油粕…,有天傍晚,他竟扛來過期的優酪乳養樂多及奶粉。

看他將一罐罐飲料倒入大型塑膠桶內,又倒入過期奶粉、黃豆粉、水……,用力攪拌,使內容物完全與水溶合,接著見他啟動電動螺旋攪拌器,斷續性地攪動,最後用清潔布類蓋覆綁緊,防蟲類侵入。聽老T說,有機液肥發酵時,初期泡沫較多而且粗,末期泡沫漸稀漸細,大概發酵三星期後,出現熟化的香醇醬味,便可陸續拿來澆灌茶園。

「哇!原來有機茶是喝這種營養食品長大的!?」面對小顏妹數不清的提問,老T全然不藏私地分享。

輾轉得知,原來他從事有機耕種與發現這款有機肥製作方式,還曾有段故事。

「咦!一隻在田埂中被農藥毒死的老狗?」動機來自一條因誤食農藥而往生的老犬確實與電視劇情節有些出入。

原來生命的的初心會單純到,因不捨一條老犬而願意愛一片土地的純淨無毒!捫心問天,此情殊頌!剎時內心感動老T將無農藥的遙遠國度變成觸手可及的真實。因一條老狗而立誓開墾有機茶園,創造健康的生態環境,讓生物回到自然的循環更迭。眼前這位時常彎曲身段、赤腳、低頭犁鋤的山中農夫,心下跳動著的是有情義熱血沸騰的脈搏。

「嗯,『黑路』跟了我17年,撿到牠時還沒斷奶,想說活不了囉,沒想到命就這麼硬著。我上山,牠自己就跑上山來了,這一待便是十多年。」看老T的眼神,黑路該是與主人情同親人。

「嗯,不只是狗死了,還有人因噴農藥中毒死的。我想農作是需要回到從前自然的耕作方式。」本以為老T只是位紮實耕作的茶農,相處後發現,學歷不高的他,有著對生命深刻堅持的理路及完全不藏私的從容大度。心暗想,有機會定將他的故事分享。

「嗯,早期台灣農業,除了拜賜新式機械耕作外,還有一勞永逸的農藥、荷爾蒙、化學肥料,長期下來土地早已經嚴重酸化貧瘠。」其實小顏妹接觸有機,是源於二十多年前生病中風的父親,舍妹長年以有機蔬果肉品照料,方能幸運喜獲今日自在爬山踩踏土地的父親。

「有機概念」並非只是不灑農藥而已。首善需改善土地的生態系統,增進土壤的肥沃度,尤其長久施用化學肥料的,更要休耕,少則35年,多則67年,求徹底改良土質復育土壤。這種養護的概念在二、三十年前的台灣,對重視生產量的多數人來說仍是個遙遠的念頭,這些年環保意識抬頭,才賦予有機耕種周全內涵。

「你眼前見到的『完整葉片』,過去五、六年全是殘葉,整座茶園沒一株完整。」老T邊除草翻土,邊跟敘述著這條坎坷路。突見他將剛才犁掉的幾株貌似茶枝的植物重新種植在茶樹旁邊。

「咦!大哥,這不是雜草嗎?幹嘛又種回地上??」過去的觀念認為「斬草不除根,春風吹又生」,茶田裡非茶樹即是誤闖份子。

「這些是茶樹旁的植物,種給大自然裡的昆蟲吃的。」這不就是共生的震撼,我當頭棒喝!真正的有機茶生態,需建構茶間道與百草共生的原生環境。原來那綿長茶香滋味是來自這片自然、清新、百草共生的源頭。整片茶園除了茶樹,還有更多的植株元素匯聚一堂,不只茶間的小白花,還有奼紫千紅的小花朵朵盛開,甚至一旁的狗尾草、蘆葦也急著展現鋒芒,細膩的點綴修飾著山林的一草一木。老T如拓荒開墾的披荊斬棘者,肩上的鋤、手上的刀大肆揮毫,趁著黑夜未臨,繪下畫布裡編織如長髮的藤蔓,勾勒揮灑茶園裡任一處美麗的景物。

「終於在有機茶樹上,冒出完整的新芽,抖落著露珠,迎向陽光緩步舒展。這一刻,我等了七年,那天我高興的整日哼歌哩!」老T用頸上毛巾擦著汗,他把茶樹當作自已的小孩看待,如此細心用心的栽培照顧,而那些茶葉,恣意地賣弄柔媚,盡情撒嬌,它們知道自己有位守護康健幸福的農夫爸爸。

「當時這片有機土地開始扦插育苗時(從軟枝、青心、大葉紅柑、金萱…),蟲無所不吃,茶枝上永遠看不到完整葉芽,蟲越捉越多,茶枝不是枯萎就是有枝無葉,被蟲吃的光禿禿的……」見他輕撫著茶葉,摩挲的動作彷若父與子的互動,同時定格荷鋤漫望著茶園,立即又低頭彎腰翻土。過去的歲月,眼前這位有機茶達人到底是如何過日子的?

「出了問題我都不知道該問誰?也不知這些茶苗何時能發芽?只能傻傻做痴痴等?每天抓蟲、拔草、澆水、施自製的有機肥。忙完沒事就上山撿點樹頭枯枝打發時間,或到石場買點石片。肚子餓了就拔山甜薯及野生蕃茄裹腹。」

對話過程知:老T因有機茶園無產值又與家人理念不合,索性地離群獨居在山上,農閒便撿來檜木樟木等樹材,雕刻起一件件茶匙、茶針、茶荷、茶夾,甚至運來石塊做起茶盤。就在這裡,他悟出了「廢物再生、生命共生」的想法,生命的路終在晦暗中越走越亮。

80年毒牛奶風暴,一堆牛奶養樂多沒人喝,價格比他堆的豆柏更便宜,乾脆買來減少成本,順便讓茶園換種營養。」老T稍微抬頭看了我們一眼,瞇成一條線的眼尾,刻畫著極深的皺紋,兩排因長期抽菸而顯黑的牙齒參差,還來不及細看,他又繼續踩踏著剛才犁到的幾棵植物。

「整村的人都以為我『中邪』,怎麼借錢去跟人買過期垃圾?家裡最後的一輛農用車,為了還錢便宜賣給隔壁村老趙。家裡的人還差點跑上山打人。呵呵!」那輕抿笑聲中,幾分無奈卻釋懷,我似乎被感染到笑聲下的荒涼,原來一處夢想起飛,需要數不清的代價與淚水。

「一開始自製的牛奶液肥也沒多大效用,正在愁苦無門時,來了個學校老師,教了『老祖母的有機液肥作法』,半年後開始起作用,昆蟲漸漸不太吃茶葉。……」這話匣一打開,老T終於停下手邊工作,指著幾個製造有機肥的超大塑膠桶,說著整套肥料製作及細節。

細想當時80年的台灣養樂多、牛奶風暴,大量酵母奶製品乏人問津,有業者甚至因此破產。老T夾帶過去的經驗讓「再生共生」的領悟,借錢購買「工廠廢棄的奶製品」,這瘋狂舉動當然引來村民側目,讓茶區裡面栽了一輩子茶樹的茶農目瞪口呆。

然奶製品發酵製作,不同於更早前的豆類有機肥,經貴人指點加上自己的反覆實驗後,休耕後的第六年,茶樹開始能完整保存葉芽,逐漸茁壯,茶園依舊生物滿堂,但茶葉因為強壯及抵抗力佳,不受蟲害影響。有機耕作後第七年春,他終於有了九十幾斤茶菁的收穫。聽老T敘述到此,見他嘴角上揚,喜上眉梢如分娩成功的婦女望著初生的嬰兒般滿足,完全忘記這十多年他是如何咬牙苦撐!此時,我們才細讀到老T黝黑的膚色下一臉汗水,高聳的鼻尖正汗滴荷下土。

茶山覓茶的人都知道,任一甲茶園,一次採收,少說該有上千斤茶菁,而老T竟能為這僅得的百斤茶菁而笑容滿掬。

「到了第七年,乖乖不得了,因為土地營養,茶樹長的頭好壯壯,我找來最好的採茶班底幫忙採茶、製茶……」鋤頭鐮刀已橫躺田埂,老T揮著手勢忙亂地說著,像是幫自己孩子辦喜事般小心謹慎。

原以為老T的辛苦終獲得報償,然事與願違。這一次他花費了十分之九的人事成本,本以為老天成全一切美好與辛勞,不料,因為成本太高,加上有機茶獨特的香氣與濃滑的口感,完全不同傳統烏龍茶清導向,市場接受度有限,加上販售過程,特別的蜂蜜香飽受誠信質疑,客人除了嫌貴外,還懷疑茶葉添加不當香精或其它成份…,這該是耗盡心力有機耕耘的老T不曾思維過的社會價值問題。

幾天下來,這趟茶山旅途改變我們的何只是有機與生態共生的觀念,還有那濃的化不開的人間用心。他把漫山遍野的乾淨清香,遞送到唇齒之間,讓品茗著可以放心飲著四季的芬芳。

我想,有屋頂可遮風避雨、有桌椅、有床,加入溫暖元素,是家。那有遍山株林供昆蟲和鳴共舞、有茶園、有小確幸,加入感動的人,是愛。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gracepeac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 人氣()